Ⅰ型非洲猪瘟(African Swine Fever, ASF)是一种由DNA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,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威胁。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,核心防控措施在于精准的诊断和严格的预防。
01 诊断 Diagnosis
1. 高致死率特征: · 强毒株感染后,猪群死亡率可高达90%-100%,病程较短(7-10天)。 · 典型症状包括高烧(41-42℃)、皮肤出血(耳、腹、四肢紫斑)、呕吐、便血、流产(母猪)、呼吸困难。
2. 慢性感染 · 症状较轻,表现为消瘦、关节炎和皮肤溃疡,但病毒仍持续存在,成为潜在传染源。
· 核酸检测:PCR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病毒DNA(如VP72基因),灵敏度高,适用于早期诊断。
02 预防 Prevention
1. 封闭管理 · 限制人员、车辆、工具的进出,必要时需进行严格消毒。 · 禁止外来访客(尤其是其他养殖场人员)进入生产区。 · 划分场内清洁区与污染区,避免交叉感染。
2. 消毒措施 · 定期对猪舍、饲料槽、水源和排污系统进行消毒。病毒对高温敏感(60℃以上30分钟可灭活)。 · 进入养殖场的人员需更换衣物、鞋子,并进行淋浴消毒。
3. 饲料与水源安全 · 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(泔水)喂猪,以减少疫情传播风险。 · 确保饲料来源可靠,避免被病毒污染。 · 水源需进行消毒或使用深井水,防止野猪或污染物接触。
· 定期灭杀软蜱(ASF病毒可通过蜱虫传播),并清理猪舍周边杂草。 · 防止野猪、老鼠和鸟类等进入养殖场,可通过安装围栏或防鸟网实现。
2. 运输与屠宰管理 · 运输车辆必须严格清洗消毒,避免跨区域调运活猪。 · 屠宰场的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,禁止随意丢弃。
1. 健康监测 · 每日观察猪群状态,如发现异常(高烧、皮肤发绀、呕吐、便血等)需立即隔离并上报。 · 定期与兽医部门合作开展实验室检测。
2. 引种检疫 · 新引进种猪必须进行至少30天的隔离观察,确认无感染后方可混群。 · 避免从疫区或高风险区引种。
1. 疫情报告 ·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(如死亡率突增、典型症状)需立即上报当地兽医部门,禁止隐瞒或私自处理。
2. 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· 确诊后需对全群进行扑杀,病死猪需深埋或焚烧,并全面消毒污染区域。 · 疫区封锁至少6周,经过评估后无风险方能恢复生产。
· 由于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措施,其防控工作完全依赖于生物安全体系。 · 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,及时调整防控策略。 · 积极参与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防疫培训,提升自身防控能力。
总结 Summarize
整个防控过程的核心在于切断病毒传播链。通过尊龙凯时倡导的严格生物安全措施、科学管理及快速响应策略,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。养殖户应始终保持警惕,切勿因成本或侥幸心理而放松防控措施。在无疫苗的情况下,早检测、早发现、快处理和严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控策略。